校园生活

【2023保研人物2】闵星瑞:专业第一保研中南大学 江山代有“材”人出

发布者:通讯员华涵香 编辑:李芳 发布时间:2023-12-08 浏览次数:

通讯员华涵香 摄影熊雄 

闵星瑞,我校材料学部2020级学生,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中南大学,在人才济济的材料学部脱颖而出。在大学期间,闵星瑞连续三年获得专业第一,斩获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国赛银奖、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二等奖、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、冶金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等8项国家级奖项,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、三次校级特等奖学金,取得了包括湖北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内的近20项荣誉,分别参与发表了一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和一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,拥有一项国家发明专利。

蜕变——谁无暴雨劲风时,拨得云开见月明

优秀如他,却也经历过低谷。刚入大学时,他的团队因成果寥寥,只能在一些竞赛中充当配角。但这一切并没有打消他的积极性。大三那年,12个月里,他参加了12场比赛,但结果却如石沉大海,没有给他任何回应。

他的指导老师吴腾站出来为他打气:“参加那么多比赛,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,我们只需要‘尽人事,听天命’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后面肯定能行的!”

竞赛的失利让闵星瑞情绪低落,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那两个月他找了辅导员彭小波近10次。回忆起那段时光,他说道:“彭老师以自己的一些人生阅历宽慰我,让我明白了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,曲折式前进的。”

闵星瑞继续和自己较劲。在准备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之时,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。终于在2023年4月份,“硅”赋异禀——新能源电池材料领跑者项目获得了国赛银奖的好成绩,实现了我校历史性的突破。此后的三个月,其他比赛获奖的好消息接踵而至。

科研竞赛成果是获得保研资格的敲门砖,专业硬实力是进入夏令营的资本。想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夏令营,专业排名需要达到在5%之内。大一大二连续两年的专业综合排名第一,以及大三4.305的综测为他赢得了入场券。在160余人的夏令营中,六成以上都是双一流高校的学子,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。在面试中,他以出色的表现,获得了第13名的好成绩,以优秀营员的身份为这段经历画上了句号。

传承——红色基因一脉相承,奉献脚印铺满大地

出生于湖南衡阳这片深深植根于红色文化的土地上,闵星瑞也承袭了其红色传统。他是党史的宣讲者,也是党的精神的弘扬者。在大学期间,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,包括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、“七彩假期”支教服务等众多公益活动,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达到112小时,荣获标兵青年志愿者、学雷锋标兵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劳动之星等多项荣誉。

2021年,正值建党百年之际,闵星瑞前往湖南长沙宁乡,宣讲党史,探访红色教育基地,重温毛主席的游学之路。2022年,他远赴湖北孝感大悟县进行支教,助力乡村振兴。在那里,他遇见了一个令他牵挂的留守女童。“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角落。”他感叹道。

那个夏天,尽管天气炎热,但女孩家里却没有空调,风扇也舍不得开。闵星瑞了解到,女孩的家庭由年迈的外公外婆、残疾的妈妈、在外务工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组成。心系女孩家庭的困境,他迅速联系了学院领导和老师,与团队一同为她的家庭送去了大量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。

这次支教经历坚定了他作为中共预备党员的信念,将实现自我价值与创造社会价值紧密结合,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。“时代在飞速发展,但我们不能忘记走得慢的人。”他笑着说。

互助——教学相长好学风,同学相助有真情

连续三年专业第一的闵星瑞,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。除了个人的努力,他的成功也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,更得益于材料学部良好的学习氛围。“作为学校的王牌专业,无论是从师资力量、整体学风环境,还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,我都强烈推荐大家选择我们材料学部。”

班主任黄峰老师主动帮他联系中南大学的导师为他写推荐信,还为他联系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导师张美杰;辅导员彭小波老师积极为他寻找优质的锻炼机会;他与其他同学们更是常常聚在一起,探讨保研的择校问题,分享进步的喜悦。

老师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术层面的援助,更重要的是学术品质的重塑和良好学风的传承。闵星瑞说:“我们学院强调阶梯化育人模式,每个好的项目都需要得到良好的传承。只要团队人数未满,就会吸纳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。让他们尽早接触这些项目,既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机会,也是为了项目的长期发展做准备。”他说道。

寄语学弟学妹们时,闵星瑞鼓励大家,“一定要去认识更多的优秀的人,因为靠近太阳,你的身上也会洒满余晖。”这段话充满了闵星瑞对学弟学妹们的深厚期待和美好祝愿。

关闭